着眼生本课堂 取“精”桃源一中
本网讯(通讯员 龚佳林 文/图) 为全面贯彻《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入学习推广桃源一中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实施意见》,强化“双减”政策落地生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11月26日,桃源七中派出10名骨干教师在县教育局第三督导站的组织下前往桃源一中跟班取“精”。
跟班学习之前,学校班子经过商议,确定李瑛、汪艳芳、龙凤枝、李航等10名骨干教师先行,并召开会议,分配任务。校长蔡志坚强调:“一中学生整体素质高于我们的学生,取经就是‘取精’,关键就生本课堂的管理、组织、实施、评价等结合本校实际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进科室、进课堂、近教师、近学生,看布置、听讲课、问师生、取资料,分工合作,深入研究。”
上午9:00,老师们集中聆听了一中纪检书记杨义华的《情感+生本》的报告,了解了该校的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他指出,情怀就是责任和担当,就是姿态和格局,就是定力和坚守;生本课堂就是运用排骨理论,认真研究学情,采取四个放权。在报告的余音中,老师们观看了学生跑操,对学生们整齐划一的动作,洪亮有势的呼号啧啧称赞。然后老师们带着自己的任务,分别走进各个科室与课堂,询问情感教育的实施细则、集体备课组织与评价、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与管理,并适当考取资料以备研讨;按课表走进教室听了英语、物理、历史等课堂教学,具体领会“四个放权”课堂氛围,领悟问题导学的课堂效率,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
下午2:00,老师们在上午的交流中总结探讨,寻找疑虑,然后再次走进相关教师办公室,与班主任、教师进行生本课堂方面的交流探讨,有的教师继续走进不同的课堂,与师生一起开心畅谈。然后再次集中在一起,由老师们提出疑问,现场,桃源七中老师汪艳芳就学校实施中的困惑提出了“集体备课的评价与保障体系是如何具体实施的?”问题,龙凤枝老师就“后进生”提出了“班级后25﹪的学生实行师生台账管理,具体是如何实施及评价的”问题,一中教科室科长刘江成具体详细地进行了面对面解答。
时间虽然只有一天,但老师们针对自己平时工作中的困惑,深入一中各个层面咨询、了解、探讨,收获满满——没有“后进生”,只有“后劲生”,且“宠人一等”,享有教师谈话优先、选择座位优先、课堂提问优先、作业辅导优先的“特权”;教师把思维权(思)、动手权(做)、话语权(说)、归纳总结权(悟)还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苦学转变为主动乐学、自主探究,课堂不再“满堂灌”。抓住了课堂就是抓住了“双减”。
据悉,这之前的11月24日,桃源七中就邀请了一中教师佘智辉来校进行了生本课堂讲座,这之后,该校跟班学习的教师还将结合自己学习的收获给全校教师进行汇报研讨,再派教师分批前往跟班学习,然后,学校去粗取精修改健全学校课堂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生本课堂模式,向课堂要质量,向“后劲生”要质量,抓住课堂,落实“双减”。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