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寻茶韵,研学旅芬芳
本网讯(通讯员 张亚玲) 学问不应局限于书本,课堂也不应止于教室。5月20日下午,桃源七中七年级六个班近300名师生走出校园,开展“游学百尼茶庵,传承茶旅文化”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了解家乡悠久的茶文化和茶风俗。
此次活动由副校长鄢凯雄引领,教导处副主任汪艳芳对路线选择、安全事项以及活动任务等方面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体育组长龙志和与各班班主任带队前往。各班分五个小组,分别探寻“历史与种类”“鉴别与存放”“茶艺与礼仪”“茶与文化”“茶的作用”五个主题,让学生游而有研,行而有获。
下午2:00,学生们列队整齐,在操场集合。班旗迎风招展,蓝白相间的队伍集结完毕。鄢凯雄就此次活动的意义发表讲话:茶庵铺素有“千年茶乡”的美称,百尼茶庵更是将本地的茶叶带到全国各地,浸沐着茶香长大的七中学子应了解茶镇历史,读懂茶中文化,从茶中看懂世界,感悟做人做事之道。汪艳芳强调了纪律要求并提出希望:安全、文明、收获,希望同学们多看、多听、多思,完成研究论题。
从学校出发,沿319国道步行20分钟便到了百尼茶庵旅游文化馆(茶马古道驿站之地)。学生们有序走进“茶马驿馆”参观,展厅分为茶史、茶俗、茶萃、茶事、茶具。茶叶的生产、茶文化的发展史;各地不同时期的饮茶礼仪;百尼茶庵的茶叶种类和样品;种茶、制茶、品茶的科学知识……深蕴着脉脉茶香和悠悠茶文化。展厅里,或观制茶,或品茶味,或记笔记,或询茶道……好不热闹。
参观完毕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行来到万亩富硒茶园,背上小背篓,组队体验采摘技艺,拥抱自然绿意,呼吸新鲜空气,感受茶的生态环境。孩子们既体验了采摘茶叶的乐趣,也感受到了茶农的不易。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该校运用乡土资源研发校本课程“古道茶韵”,编制研学旅行手册、设计实践体验课程,让孩子们走进社会、生活和自然,在体验参与中学习、在活动操作中拓展,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亲切感自豪感,感受了千年茶文化的魅力。此样活动对当地文化传承亦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